歐洲鐵路計劃提出了五個優先發展領域,具體如下。
(1)發展歐洲鐵路交通管理系統(ERTMS)和支持鐵路在多式聯運系統中的關鍵作用。交付ERTMS系統以實現動態容量管理,提升服務和成本效率;提供可實時管理網絡運行的系統;支持鐵路在未來運輸中的關鍵作用。
(2)數字化和自動化列車運營。提供具備適應性和可擴展能力的軌旁和車載系統架構及相關解決方案,作為下一代指揮、控制和信號系統的代表,融合最新的技術進展;為鐵路運營提供可擴展的自動化服務。
(3)可持續和數字化鐵路資產。提供減少環境影響、改善鐵路系統可達性和增加鐵路系統彈性的解決方案;提供使鐵路資產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創新解決方案。
(4)具有競爭力的數字綠色鐵路貨運。發展和集成新的運營和技術解決方案,使鐵路貨運更具競爭力;利用數字化簡化貨運過程,并融入物流價值鏈。
(5)低密度交通線路智能解決方案。振興和升級低密度的交通線路,使其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具有可持續性,建立整個運輸基礎設施之間的無縫連接。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并推動優先發展領域,歐盟鐵路計劃確立了一項系統支柱(System Pillar)和七項創新支柱(Innovation Pillar)活動。其中,系統支柱活動旨在實現滿足互操作性的歐洲鐵路系統,包括界定構成鐵路系統運作基礎的服務、功能模塊和接口,制定規范,評估和論證與其他運輸方式的接口。系統支柱活動包含兩項重點任務,一是將基于SERA的原則,即列車無技術和運營邊界、標準化、安全和彈性,為全鐵路系統開發一個新的功能架構和運營概念;二是開發更為完善的歐洲鐵路控制、指揮和信號系統(CCS+),將能夠處理所有的車載和軌旁設備,指揮和控制在線網上運行的列車。
創新支柱活動將覆蓋歐洲鐵路計劃創新周期的所有必要階段,并以大規模的綜合示范為目標,主要包括以下七項。
(1)發展ERTMS并發揮鐵路在多式聯運中的關鍵作用。致力于實現全歐洲范圍的交通管理,并加強鐵路作為門到門多式聯運的核心作用,開發能夠根據需求進行調整的鐵路系統,包括確定運輸能力的最佳利用、價格調整、模擬補充替代方案等。
(2)數字化和自動化列車運行。致力于開發可擴展、適應性強的軌旁和車載協調控制系統(CCS+),為設備制定詳細的技術和接口規范;演示全自動GoA 4等級系統,并逐步將ERTM、TMS、路線設置、自動運營和感知系統結合到一個系統中。
(3)可持續和數字化鐵路資產。旨在實現基礎設施和移動裝備的全壽命周期管理,開發覆蓋整個供應鏈和全壽命周期的安全信息共享解決方案,進一步推動鐵路系統向零排放、無噪聲、可持續、無障礙等方向發展。
(4)具有競爭力的數字綠色鐵路貨運。旨在開發創新的貨運解決方案,提高貨運平均速度和可靠性,并通過數字化手段支持貨物跟蹤、查詢等功能,促進新技術與多式聯運的融合。
(5)低密度線路的智能解決方案。旨在開發低成本的智能解決方案,包括貨運和客運的輕量化、自動化車輛等,增加低密度線路對客戶的吸引力,使這些線路長期能夠實現經濟上的自給自足,并在短期內得到恢復。
(6)數據和數字驅動。旨在開發鐵路系統領域的開放、公共、共享和標準化的機器可讀實體,確保與其他領域的互操作性,通過標準化接口促進數據的可用性和可訪問性,配備強大的網絡和通信機制。
(7)探索性研究和運輸模式轉變。旨在開展磁懸浮、低真空管道等顛覆性技術的研究,包括技術本身,用戶接受度、地理環境影響等社會、經濟和市場因素分析,商業、創新和運輸模式探索,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集成等。
(來源: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